新聞中心
BREAKING NEWS
紫外線科普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4-24 15:36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基本介紹 含義 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10納米至400納米(nm)的光線,可分為UVA(紫外線A,波長320~400納米,長波)、UVB(波長280~320納米,中波)、UVC(波長100~280納米,短波)。UVA致癌性最強,曬紅及曬傷作用為UVB的1000倍。UVC可被臭氧層所阻隔。類別波段 紫外線根據波可分為近紫外線UVA,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。短波UVC 短波紫外線簡稱U
紫外線科普
【概要描述】基本介紹 含義 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10納米至400納米(nm)的光線,可分為UVA(紫外線A,波長320~400納米,長波)、UVB(波長280~320納米,中波)、UVC(波長100~280納米,短波)。UVA致癌性最強,曬紅及曬傷作用為UVB的1000倍。UVC可被臭氧層所阻隔。類別波段 紫外線根據波可分為近紫外線UVA,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。短波UVC 短波紫外線簡稱U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4-24 15:36
- 訪問量:
基本介紹
含義
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10納米至400納米(nm)的光線,可分為UVA(紫外線A,波長320~400納米,長波)、UVB(波長280~320納米,中波)、UVC(波長100~280納米,短波)。UVA致癌性最強,曬紅及曬傷作用為UVB的1000倍。UVC可被臭氧層所阻隔。
類別波段
紫外線根據波可分為近紫外線UVA,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。
短波UVC
短波紫外線簡稱UVC,是波長200~280nm(納米)的紫外光線。短波紫外線在經過地球表面同溫層時被臭氧層吸收,不能到達地球表面。短波紫外線對人體可產生重要作用,因此,對短波紫外線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中波UVB
中波紫外線簡稱UVB,是波長280~320nm的紫外線。中波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生理作用。此類紫外線的極大部分被皮膚表皮所吸收,不能滲入皮膚內部。但由于其階能較高,對皮膚可產生強烈的光損傷,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擴張,皮膚可出現紅腫、水泡等癥狀。長久照射皮膚會出現紅斑、炎癥、皮膚老化,嚴重者可引起皮膚癌。由此中波紫外線又被稱作紫外線的曬傷(紅)段,是應重點預防的紫外線波段。
長波UVA
簡稱UVA。是波長 315~400nm 的紫外線。長波紫外線對衣物和人體皮膚的穿透性遠比中波紫外線要強,可達到真皮深處,并可對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,從而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,使皮膚變黑,起到了防御紫外線,保護皮膚的作用。因而長波紫外線也被稱做"曬黑段"。長波紫外線雖不會引起皮膚急性炎癥,但對皮膚的作用緩慢,可長期積累,是導致皮膚老化和嚴重損害的原因之一。
生物領域
促進植物生長,誘殺蚊蟲。
細菌中的脫氧核糖核酸(DNA)、核糖核酸(RNA)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線的最強峰在 250~270nm。細菌吸收紫外線后,引起 DNA 鏈斷裂,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聯破裂,殺滅核酸的生物活性,致細菌死亡??焖俦憷?,因無物理接觸無二次污染。
紫外線對常見細菌病毒的殺菌效率(輻射強度:30000μW/cm2)。
細菌種類 |
殺滅對象 |
秒(s) |
細菌類 |
炭疽桿菌 |
0.3 |
破傷風桿菌 |
0.3 |
|
痢疾桿菌 |
1.5 |
|
大腸桿菌 |
0.4 |
|
葡萄球菌屬 |
1.3 |
|
結核桿菌 |
0.4 |
|
病毒 |
流感病毒 |
0.3 |
脊髓灰質炎病毒 |
0.8 |
|
乙肝病毒 |
0.8 |
|
嗜菌胞病毒 |
0.2 |
|
霉菌孢子 |
黑曲霉 |
0.3-6.7 |
毛霉菌屬 |
4.6 |
|
青霉菌屬 |
0.9-3.0 |
|
水藻類 |
蘭綠藻 |
10-40 |
線蟲卵 |
3.4 |
|
綠藻 |
1.2 |
|
原生動物類 |
4.0-6.7 |
|
魚類病 |
白斑病 |
2.7 |
感染性胰壞死 |
4 |
|
病毒性出血病 |
1.6 |
醫學領域
紫外線滅菌法、人體保健照射,誘殺害蟲,油煙氧化,光觸酶(二氧化鈦)。
滅菌作用
紫外線滅菌作用,短波紫外線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,當該波段的紫外線照射細菌體后,細胞的核蛋白和脫氧核糖核酸(DNA)強烈地吸收該波段的能量,它們之間的鏈被打開斷裂,從而使細菌死亡。如用紫外線汞燈或金屬鹵化物燈對空氣和食品滅菌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底部備案
聯系方式
地址:湖南省長沙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麓楓路36號
電話:0731-82745190
傳真:0731-82745190
郵箱:371359321@qq.com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
微信公眾號 手機官網